打开

中国旅游报|陕北榆林过大年 “榆”你体验“不一样”

中国旅游报 01-30 10:29

小年是小念,除夕是团圆。1月28日是除夕,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榆林古城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满街的新春红点燃陕北大地的天色,传统的韵味、现代的时尚交织描绘出“花重锦官城,万千气象新”的陕北风味中国年。

榆林古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区的核心地带,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曾是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今年,陕北榆林从腊月廿三小年就启动亮点纷呈的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

除夕古城里,早起的商户们已开始忙碌起来,“快来把门口的对联先贴起来,左边低一点,再低一点,好嘞。”在子洲石雕省级非遗传承人高树飞的工坊前,他和家人刚贴完春联,就稳稳坐在店门外开始雕石刻。

从破料、锻打、细刻,到精雕、修剪、打磨、上蜡,一道道复杂工序过后,一块石头渐渐被打磨成一只灵动的石狮子。“这门手艺要被看见才能被喜爱,这很重要。”从事石雕艺术创作已36年,在老街开店8年有余的高树飞认为,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不能关起门来做手艺。在人来人往的老街上雕刻,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了解石雕。遇到有游客停下脚步观赏,他还会热情地讲解。

午间,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在青石铺就的老街上,沿街摊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老字号里的美食香味四溢,不少游客热衷于在老街品尝地方特色年味。黄馍馍是榆林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美食,用糜子研磨成粉和成面团包裹红枣豆沙做成,需经过煮米、捞米、磨面、炒面、和面、发面、搭碱、包馅、蒸馍九道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坐在老街的一家地方特色餐饮店内,隔着透明的厨房玻璃可以看到锅汽升腾,20分钟后香甜馥郁的黄馍馍呈现眼前。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些传统习俗为新年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和温度。”南京游客卫晨尝了一口黄馍馍,软糯与香甜在舌尖交融,红枣的甜香、豆沙的绵密好似岁月沉淀的甘美,何尝不是对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寄托。

文昌阁下,陕北秧歌别具一格;万佛楼旁,陕北说书曲调激扬粗犷……一场场演出把陕北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整条老街装了很多的彩灯,氛围很好。6座楼阁前都有陕北的特色文化表演,非常有年味,我今天穿了中国的传统服饰,觉得特别适合这个氛围。”榆林市民刘皓天说。

值得一提的是,2月1日至12日榆林将举办全国秧歌展演,主办方邀请了山东省海阳大秧歌、福建省厦门市采茶舞等别具地方特色的省外秧歌队,以及来自俄罗斯、保加利亚、泰国、韩国的外国舞蹈团队。届时,将有39支文艺团体在榆林古城逐一登台亮相,超过3000名演员参与其中,参演人数再创新高。

“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榆林感受陕北年味,过一个来了‘不一样’、回去‘忘不掉’的新春佳节。”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小峰盛情邀约。

编辑:豆友谊

起点新闻APP阅读全文或看完整视频,体验更佳!

热门评论

打开“起点新闻”查看更多热评

更多推荐

打开“起点新闻”查看更多内容
继续阅读
前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