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 03-25 14:22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赵虹介绍有关情况。
今天(3月25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乙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筹备工作情况。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从会上获悉,《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处长赵虹介绍,《条例》的制定首次将黄帝陵的保护提升至法治化高度。对加强黄帝陵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彰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具有里程碑意义,其特色亮点体现在多个方面。
赵虹称,与以往文物类立法不同的是,法规在明确文物保护的同时,注重彰显黄帝陵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
“省委、省政府于2017年批准成立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明确了黄帝陵的管理体制,优化了机构职能和人员编制,理顺了管委会与延安市及黄陵县的关系,厘清了省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黄帝陵保护工作中的职能。《条例》将实践中已达共识、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固化上升为法律规定。” 赵虹说。
同时,《条例》扩展了黄帝陵的保护对象,构建了涵盖文物遗迹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与自然环境等多维度保护体系。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同时,将保护区域内以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为代表的桥山古柏群等古树名木、黄帝陵祭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周边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列为保护对象。
针对桥山古柏群的保护,《条例》明确规定,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应当对古柏群制定保护和养护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监测,做好安全防护,落实日常养护责任。同时,《条例》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如在文旅品牌培育方面,鼓励打造黄帝陵文化旅游IP,开发黄帝陵主题文创产品,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
起点新闻记者 惠璇璇
编辑:崔雨露

热门评论
打开“起点新闻”查看更多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