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陕藏协作,航天科技赋能青藏高原牧业振兴
陕西日报 04-16 10:21
西藏自治区错那市政府在常宁宫航天育种地面选育基地调研
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详细介绍寒旱牧草选育情况。
4月15日上午,西藏自治区错那市委副书记、市长鲁绪超一行7人赴西安文理学院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考察调研。
西安文理学院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刚,校党委委员、校务委员鲍锋,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班子成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九东主持。
座谈前,校党委书记王育选热情接待了鲁绪超一行,并带领他们参观了常宁宫航天育种地面选育基地和航天育种实验室平台。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新华社关于航天育种新质生产力的报道,深入了解航天育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错那市委副书记、市长鲁绪超在航天育种实验室平台了解航天育种技术。
正在进行组织培养的植株。
陈刚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办学理念、服务地方的举措以及在航天育种等领域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学校始终践行“最懂西安”的办学理念,做好与其他高校的错位发展,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做到“地处西北,服务高寒地区”。陈刚还表达了对错那市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并表示愿意与错那市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交流合作。
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郭锐汇报了错那市寒旱牧草种植示范进展情况,展示了双方在航天育种领域的合作成果与未来规划。
2019年,西安文理学院和西安航天基地中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省科技厅批准设立的“四主体一联合”省级科研机构,中心专业从事航天农业、航天育种的教学、科研、示范、推广工作。
目前,该中心已为全国近30家单位,通过神舟系列飞船返回式卫星搭载了214份蔬菜、花卉、粮食作物、牧草和生态草材料。这些材料在太空环境中接受了宇宙射线、微重力等极端条件诱变,其基因序列可能发生改良,为后续选育抗逆性更强、营养价值更高的新品种奠定基础。中心在陕西榆林、西藏错那、青海西宁等7个省份建立了示范推广基地,推广种植面积达10万亩。
2024年5月,中心与西藏错那市签署战略协议,在海拔4360米的西藏错那建设了航天寒旱牧草推广示范基地。通过航天搭载选育的星际神农串叶松香、星际神农阔叶菊苣、星际神农蛋白菜、星际神农莱菊一号等六个太空饲草品种,经历四个月的低温生长,植株高度可达1m,叶片长度可到30cm,当年鲜草亩产可达1吨。
据郭锐介绍,目前,这些牧草已顺利过冬且长势良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同时,中心已完成11个错那市当地品种的牧草与青稞的航天搭载,今年5月份进入地面选育阶段。
校地双方召开座谈交流会
座谈交流会上,鲁绪超市长表示,错那市将以此次访问为契机,依托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西安文理学院开展更深更广的交流合作,同时也邀请西安文理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前往错那市考察指导,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此次座谈交流会进一步加深了西安文理学院与错那市人民政府的了解与合作,为双方在教育、文化、航天育种等领域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开启了新的篇章,也是航天育种助力陕西农业“走出去”的又一次重要展现。
编辑:奥妮莎

热门评论
打开“起点新闻”查看更多热评